黨史學習教育啟動以來,農發(fā)行德化縣支行立足地方實際,新老班子接續(xù)推進黨史學習教育,通過抓引領開“路”、抓銘史聚“力”、抓落地見“效”,確保換屆不換擋,扎實推進各項工作,努力黨史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全行各項工作的源動力。
一、抓引領開“路”,總體架子搭起來
一是將組織機構搭起來。
支行黨支部第一時間組織學習上級行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、《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》《巡回指導工作方案》等精神,做好消化吸收;成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,明確職責任務,確保方向到位、組織到位、責任到位、工作到位。二是將制度路線搭起來。
落實黨建首議制,先后召開支委會、領導小組會議,通過多方討論、征求意見,結合實際制定黨史學習教育實施方案,制定《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安排表》及《黨史學習教育精讀計劃表》,瞄定目標,細化任務。三是把宣傳陣地搭起來。
打造“線上+線下”兩個陣地,線上建立“百年黨史天天讀”微信群、黨史學習教育信息摘報,抓好外部宣傳,營造濃厚輿論氛圍。線下加強黨員活動室建設、開立黨史學習教育專欄、打造“崇德汲力、資政育人”為主題的“偉大精神文化走廊”,為黨員干部營造“處處是課堂,時時受教育”的濃厚氛圍。
二、抓銘史聚“力”,黨史教育活起來
一是規(guī)定動作促“真”。 依托“三會一課”、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,抓好規(guī)定動作落實;充分利用農發(fā)行“智慧黨建” APP 平臺、“閩農發(fā) e
學堂”,組織全行員工參加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輪訓班”、“學黨章
憶黨史”學習地圖活動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保密知識競賽等活動;組織參加上級行舉辦的“聽黨話
跟黨走”演講比賽、撰寫征文《全面夯實黨建基礎工作積極發(fā)揮支部堡壘作用》;印發(fā)《關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項目征集活動的通知》征求全體員工意見和建議,建立臺賬,逐步改進。二是自選動作促“新”。
倡導“每周紅色共學一小時”,探索成立“看榜樣聚合力量、讀原文凝合共識、談體會知行合一、 講制度融合推進、促成長綜合點評”
五合讀書班,引導支行員工利用工余時間集中學習,豐富理論滋養(yǎng),堅定信仰力量,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。三是融合動作促“實”。 著力推進“ 融
合地方紅色資源抓學習、融合黨支部標準化規(guī)范化抓落地、融合警示教育、合規(guī)文化建設年抓底線 ”三融合工作。
選取德化縣中共福建省委舊址(德化坂里)等本土紅色資源開展現(xiàn)場教學;實施黨建“提升工程”和“強基工程”,力爭在年底實現(xiàn)雙驗收、雙提升;抓實抓好集中警示教
育活動,通過組織學習相關文件、參觀廉政教育基地、開展專題組織生活會,
引導員工不忘初心,廉潔自律;加強制度宣講和制度學習,言傳身教帶動廣大員工投入合規(guī)文化建設實踐,形成文化自覺。
三、抓落地見“效”,黨員群眾動起來
一是干部帶頭干起來。
結合“初心向黨,禮贊百年”勞動競賽,行領導主動出擊,在全行開展“大走訪、大營銷”活動,圍繞省、市重點項目清單,對涉及德化縣的71個項目進行逐一梳理、走訪、調研、篩選,建立了涉及項目資金需求共44.8億元的重點項目庫,作為營銷培育重點,一季度,較好地完成了“春天行動”任務,取得豐碩的成果。二是群團跟進動起來。
通過黨建帶 團建、 群建,
立足支行青年人員占比大的實際,將解決青年人快速成長問題,發(fā)揮青年人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力量,作為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的突破點和落腳點,想法子、找路子、搭臺子。落實“雙培養(yǎng)”制度,
圍繞“德”字做文章,通過成立“弘德”青年志愿服務隊 、 開設“明德講堂” 、 成立 ‘小德’新媒體工作室, 拍攝“光榮的黨·青春的我”等短視頻,今年來
將2名黨員培養(yǎng)成骨干,3名骨干培養(yǎng)成黨員 , 實現(xiàn) 青年員工的多元成長。三是教育成效顯出來。
支行將是否加強了黨性錘煉、是否實現(xiàn)了工作能力水平提升、是否在農發(fā)行現(xiàn)代化建設高質發(fā)展中增長了才干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重要標準。今年以來,1人被確定為省分行級青年崗位能手候選人,1人次被推薦為總行級青年崗位能手候選人,組織拍攝“抖來守護錢袋子”被推薦到總行參賽,會計結算部在月度財會考試中取得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。今年以來,累計投放貸款3.18億元,至5月10日,貸款余額19.04億元,比年初增加2.52億元、增幅15.26%。
[憨鼠責編:谷瑩]